“做人、做事、做項目,不僅要有膽識、善謀劃,更要有恒心、重細節,以如履薄冰的心態抓好每一處的安全質量,每一項品質工程都是靠一個個細節‘壘加’而成的?!?/p>
在中鐵十五局五公司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城鄉醫療機構設施建設施工現場,身為項目負責人的李劍恒正在為身邊的技術人員加油鼓勁??此破胀ǖ囊痪湓?,背后蘊藏著他不斷成長進步的密碼。
李劍恒,河北唐山人,1983出生。2005年,大學畢業的他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加入到中鐵十五局五公司這個大家庭。剛被分配到禹登高速的他,面對一線基建艱苦的居住環境不是抱怨,而是把這里作為他的人生第一歷練的“戰場”。當時,值夜班是許多人都害怕的事,他卻主動請纓承擔了下來。寒冬零下十多度的深夜灌樁,凍得臉色發青鼻涕直流,他卻在這日日夜夜的錘煉中實現了成長。禹登、京承、岳常、洛嵩、安平、渭武、敦當,隨后的14年,他參與了7項重點工程,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成長為工程部副部長、生產副經理,項目總工。他打趣地說:“我是一棵生在溫室的草,吹遍了全國各地草原、沙漠的風,終于有了點粗狂的模樣,期待能早日蛻變成一棵合格的樹?!?/p>
問起李劍恒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經歷,當數這棵“小草”在甘肅省敦當高速項目的戈壁灘“經風斗沙”之時。時任敦當高速DD2標總工的他,不僅要學習和研究填砂路基及防風固沙的施工工藝,同時還要針對戈壁灘風沙大、溫差大的情況,對混凝土及水穩的養護措施進行研究。在戈壁灘施工,所遇到的困難遠超預期,填砂路基和防風固沙就是大難題,為此工程曾一度難以推進。李劍恒從施工工藝和技術難點入手嘗試新辦法,開辟新路徑,針對戈壁灘風沙大、溫差大的情況,無數次進行混凝土的養護措施研究,最終成功攻克難關,將踐行品質工程的標準執行到位。此時的他,自詡自己要變成沙漠里特有的駱駝刺。
“駱駝刺一種沙漠特有的野生植物,根系極為發達。不論生存環境如何惡劣,這種落葉灌木都能扎根生存并逐漸擴大自己的范圍。它比胡楊的生命力更加頑強?!闭劶皩ψ约旱亩ㄎ?,李劍恒幽默中透著自豪。
嚴謹求實、兢兢業業、不辭辛勞是大伙心目中給李劍恒貼上的“標簽”,每每遇到難題,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他?!氨ow天,爭魯班”“推行品質工程”是項目既定的奮斗方向。作為項目主打的亮點工程——小型預制構件廠,卻在第一批構件外觀出現了問題。對此,李劍恒忙前忙后的試驗,主動多次同試驗室溝通解決問題,分三層澆筑,三次振搗,使問題迎刃而解。
在同事眼里,李劍恒一直是個熱心腸的老大哥,每次項目各工序開展前,無論是水穩攤鋪、還是瀝青攤鋪,他都會積極為技術人員做培訓,為操作人員組織交底。在項目部,近幾年新進的大學生是主力軍,潛力大,但執行力和技術水平上還會欠火候。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快節奏的工程進度帶來的雙重壓力,年輕人們不由自主會有畏難情緒,李劍恒總是對他們“厚愛一分”。按他的話說:“這群小伙兒都挺好的,吃苦耐勞,我也是從技術員一點點的成長起來的,我知道他們不容易在哪兒,所以我必須得心疼他們。多和他們交流交流,讓他們逐步成長,學會‘扎根’?!?6歲的他,先后獲得公司多次先進工作者、首席員工等榮譽稱號,是青年們當之無愧的學習對象。
戈壁異鄉,大家難免有思鄉情緒,他主動承擔起心靈導師的任務。與新入職大學生、現場技術員、技術骨干交流生活與工作心得,遇到有困難的職工同事,更是盡心盡力排憂解難,消除同事間的距離感,讓大家在茫茫戈壁灘感受到家人的溫暖。但就是生活中這么溫和的人,在工作中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黑臉包公”,對工程的質量把關嚴之又嚴。對工程進度、圖紙變更、質量要求、試驗檢測,他都是細之又細,有了問題不整改絕不放過?!吧钪袑Υ救绱猴L,工作中對待細節有點倔,甚至是有點執拗?!笔谴蠡飳λ脑u價。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李劍恒和所有人一樣,把對家的思念藏在心靈最深處,夜深人靜時才會悄悄把它“放出來”。李劍恒的家人都在唐山,距離自己有近一千公里。李劍恒最感激的是母親和妻子對他工作的體貼與理解。每次回家探親,雖然內心里舍不得他走,但卻總是裝作豁達的樣子對他說:“缺啥東西就跟家里言語一聲?!?/p>
“撐不下去時就念念你的名字,那里面都是我和你爸爸的期望!”母親的一句話,支撐著李劍恒一路攀登,他對工作沒有止步和懈怠,只有堅守和源自內心的那份熱愛。更像駱駝刺一樣,扎根后散播自己的種子,一變十,十變百,將自己的精神信念薪火相傳。
李劍恒在研究施工方案(孫巧巧 攝)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