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勇,中鐵十七局深圳公司鋪架分公司焊軌隊隊長,先后解決焊軌工序關鍵技術難題三十余項,經他調整軌道接頭參數的準確率幾近百分之百,先后為企業節約成本近800余萬元。
王澤勇在施工一線(周翟 攝)
陣陣弧光從焊軌機內迸射而出,閃出耀眼火花,長鋼軌焊接接頭上卷來一陣陣熱浪,在合肥地鐵3號線南延線的施工現場,王澤勇通過兩個鐵锨和兩對楔子,不斷調整軌道的位置?!皩訜o誤差,焊軌機可以繼續前進?!蓖鯘捎轮笓]道。
施工后,接頭探傷檢測結果出來了,檢測結果合格,焊頭質量優良率達100%?!巴蹶犻L手動調整的鋼軌接頭參數基本無誤差?!迸赃叺耐瑫r自豪的介紹,這樣后續探傷錯判漏檢現象也大大減少,有效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效率。
“零誤差”這個絕活來之不易。2009年7月,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的王澤勇來到海南東環項目。走進施工現場,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刺得眼睛和皮膚生疼,一不小心,飛濺的鋼花就會落在身上,燙出一個泡?!碑敃r工作的艱苦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這樣的工作環境沒有嚇倒他,但“技不如人”讓他心里難受。一次外出學習時,有名同行和他聊天:你是哪個單位的?
“我是十七局項目焊軌隊的”王澤勇很是自豪地介紹著自己。結果對方卻一臉茫然:現在我們的單班單日作業焊接均數是45個接頭,你們呢?他無言以對,因為當時單位的焊接最高紀錄也才只有43個。技術和工藝上的差距讓他心里很不好受,于是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水平提上去。
回到施工現場,他細心琢磨焊軌工藝技術,晚上利用四處收集來的邊角余料和廢舊管材苦練焊接操作、鉆研焊接技巧。為填補焊軌工藝參數調試技術空白,他查閱大量資料、反復修改控制系統參數、數次與廠家溝通協調,成功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并使型檢周期由一個月縮短至15天,結束了以往該技術需要外包的歷史,累計為公司節約費用330余萬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地學習和鉆研,他對高鐵施工一鋪二運三焊作業流程加以創新,鉆研出焊軌單元加鎖定的“倒焊法”,實現了焊接質量更優、更節省工期的雙重效果。通過運用“倒焊法”,他帶領團隊創下單班單日焊接52接頭的公司焊軌新紀錄。
精益求精是他每一次焊接工作堅持的原則。他對每個焊接頭慎之又慎,力求達到零失誤、零差錯、零缺陷,面對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組織二次施工解決問題,對鋼軌焊接質量問題做到零容忍、零隱患。14年來,累計完成鋼軌焊接頭46000余個,接頭探傷檢測均為合格,焊頭質量優良率達100%。
在弧光閃耀中歷練,在焊花飛舞中成長,一路走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焊機“淬”出了精彩的人生,在焊花的輝映下向著工匠夢努力前行。
【編輯:釗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