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應律拂柳江,紫荊墜枝爭鮮來。八桂大地上,湘桂鐵路列車沿江駛過,一旁的柳州樞紐擴能改造工程正緊張架梁施工,中鐵二十五局一公司制運架項目管理部工區長李洪濤手持對講機,在嘈雜的機器聲中有序地指揮著現場施工。
入職5年多來,李洪濤扎根一線,先后參建了深茂鐵路、皖贛鐵路浯溪口水庫改線工程、贛深鐵路、南沙港鐵路、廣湛高鐵等項目的架梁工作,打基礎、學管理、破難題,逐漸從一名見習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用實干書寫新時代青年的風采。
伯樂識驥領進門
2017年,李洪濤遠離老家河北承德,南下逐夢。入職時,他被分配到中鐵二十五一公司鋪架分公司(現為制運架項目管理部),參與深茂鐵路8標項目架梁施工,從事安全員工作。
李洪濤進行架橋機安全檢查(李佳珊 攝)
八月的廣東陽江,烈日當空。李洪濤跟著師父劉星爬墩臺、爬橋機,時刻檢查設備剎車等關鍵安全裝置,常爬十幾二十米的橋墩復核墊石等關鍵參數。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淌下,南北氣候差異給他帶來不適,卻攔不住他求知的欲望。從梁場裝梁、支座核對與安裝、運梁安全保障等一系列復雜的流程,師父皆傾囊相授,李洪濤勤用“爛筆頭”記下關鍵事項?!斑\梁過程中梁體兩側一定要打好斜支撐,才能保證安全?!睅煾竸⑿且粋€小小提示在李洪濤心里播下嚴把“安全關”的種子。
項目工期緊、任務重,項目部先后投入了多臺架橋機同步上場,還得晝夜連軸轉,安全成了最大的挑戰?!耙估镲L險多”,李洪濤主動選擇了夜班,補強安全力量?,F場橋機支腿有無少插銷、臨邊防護是否到位、日檢是否真查、人員精神狀態如何……他拿著自己列的安全清單一項項查,生怕夜里安全松懈出大事,一堅持就是3個月。
最終,他們安全奮戰90天,以日均架梁16片的速度圓滿完成1400多片架梁任務,兌現業主節點目標。李洪濤把裝梁、運梁、架梁等相關的技術與安全工作學懂摸透,又參與了架梁驗收工作,進一步掌握了架梁作業的安全質量要求,為后續的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實戰奮蹄顯擔當
2020年4月,李洪濤調任贛深鐵路4標東源梁場架橋隊隊長。標段位于廣東省河源市,共設3個架梁點,他是其中最年輕的負責人。使命在肩,李洪濤內心十分忐忑。老副隊長符春軒等人拍拍他的肩膀,鼓勵道:“加油!年輕人要有干事的闖勁?!币宦暵暪膭乓沧屗麑π碌臋C遇重拾了信心。
進場后,李洪濤首先對架梁施工的準備工作展開攻關,并逐步設定小目標,從前期人員進場培訓、施工材料儲備、架橋機組裝、運梁通道修筑,到后期架梁施工時安全技術質量工作,他時刻把師父的叮囑牢記在心,關注現場施工的細節問題。
“橋墩需鉆取螺紋鋼預埋孔,并預埋螺紋鋼來保證架橋機支腿的穩固,這是架梁安全的關鍵,麻煩你們抓緊處理?!蓖?月8日,李洪濤對小里程段的橋墩進行架梁前檢查時,發現米塘中橋存在的問題,立即聯系線下工程負責人,盯著消除隱患,趕在900噸運架一體機過孔和架梁前完成了此項工作。
10月,架橋機即將要通過大圍村隧道,該路段部分位置平地寬度不夠,架橋機輪胎會壓到排水槽上方,64個輪胎部分懸空行走,承載著800噸箱梁“大塊頭”,受力不均會傾斜、陷進溝里,存在非常大的風險。
打通運梁通道,萬事都要搶在前頭。李洪濤決定在排水槽上方鋪設鋼板,反復勘察現場,計算地基承載力,并對隧道進口處不滿足的路段進行擴挖、換填,確保了架橋機安全通過?!袄щy并不可怕,關鍵在于要提前去發現問題,及時與其他單位部門進行溝通,商討對策,快速解決問題?!闭侨辗e月累的經歷使李洪濤開拓了視野,項目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贛深高鐵柳城東江特大橋雙跨京九鐵路、205國道兩個巨型連續梁同步成功轉體(黃詩偉 攝)
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李洪濤無比自豪,這是他參與帶隊完成的第一個項目!
飛鬃踏險開新路
珠江畔,復響隆??;筑夢行,銀龍騰飛。
為激活粵西經濟的“一江春水”,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與湛茂都市圈互聯互通,廣湛高鐵啟動建設。2022年5月,由中鐵二十五局一公司參建的廣湛高鐵2標正式開始架梁。剛結束南沙港鐵路后期驗收整改工作的李洪濤,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廣東佛山。
施工前期,廣湛高鐵項目廣珠廣茂聯絡線現場棘手問題不斷,斷點多,無法用常規橋機架梁。李洪濤和管理團隊商量對策,優化方案。針對現場特點,增加吊機架梁,靈活應對、見招拆招,哪里橋墩起得多就搶先完成T梁架設,運動式架梁掃清制約工期的“攔路虎”,3個月內架完322片T梁。
完成了一條聯絡線,又要奔赴另一條聯絡線。廣珠京廣聯絡線全長3.627公里,而臨近營業線施工2.7公里,占比接近75%,風險高是該聯絡線架梁施工的最大特點。
“嗶!”緊挨著的廣珠鐵路上,列車還差800米就要到,警示哨聲頻繁響起,臨近既有廣珠鐵路列車來回穿梭,給李洪濤的團隊帶來不少壓力。臨近既有線,又在罕見曲線小半徑300米位置實施橫移梁,類似于空中走鋼絲,雖是熟練,風險無處不在。
李洪濤指揮現場架梁(李佳珊 攝)
橋機行走的線路呈曲線,而機身為剛性直線,在曲線架梁就形成直線與弧線相切的幾何位置,橋機過孔時正好受力的前支撐0號柱落到橋墩外側,失去了支撐平面。支撐不好,臨近既有線施工橋機發生傾覆的后果不堪設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為安全的重中之重,李洪濤與團隊人員苦心琢磨:
“鋪鋼板?空間有限、不夠穩妥,架完還得做廢品處理,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強攻不如巧上!”
最終,他們決定撥道調整線路走向——只要確保0號柱落在橋墩不懸空實現硬支撐,架完梁再把軌道恢復原位,就解決了原有問題,化險為夷!把構想變為現實,還得經得起實踐,經歷現場8個小時實踐,先撥道后落梁,再借助油缸實現T梁橫移,一氣呵成。隨著“梁體到位”的報告聲響起,李洪濤心中的“石頭”也落下,帶領隊伍解決一個個難題,按期完成廣珠京廣聯絡線的144片T梁架設任務。隨著架梁的完成,2條聯絡線主體貫通,也為標段內廣湛高鐵正線施工創造有利條件。
“馬行千里,不洗塵沙?!弊鳛榍f萬工程建設者的一員,李洪濤如駿馬馳騁在中華錦繡大地,奔涌向前、勇當“逐浪青年”……
【編輯:釗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