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雪域高原之水,解云嶺萬物之渴。
浩浩蕩蕩的金沙江水,穿越云南省6個地市,行程660多公里,惠及千萬人口。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也是我國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中鐵二十五局四公司項目團隊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為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工程增加了一抹亮眼的色彩。
4月27日,全國總工會在北京舉行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該公司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3標項目部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殊榮。
“爭第一”力保早日通水
從進場第一天起,這支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的團隊便把“全力以赴、保證工程早日通水”作為自己的使命。
項目負責人楊煒至今還記得白馬山隧洞出口的那一聲貫通的爆破聲響。耀眼的光線從洞外探了進來,打在他那張黝黑的面龐上。工人們的歡呼聲和挖掘機挖斗觸碰巖石的嘈雜聲交織在一起。
2022年11月30日,歷經1154天,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玉溪段3標成為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首個完成開挖任務的標段。
2022年4月7日黃草壩隧洞貫通(周群能 攝)
“我們又爭到了第一!”楊煒興奮地對日夜奮戰在一起的同事大聲喊道。在楊煒看來,要實現滇中引水工程早日通水的宏偉目標,“履約”二字重于泰山。
“爭先”正是楊煒所屬的中鐵二十五局的企業文化理念。就在7個多月前,黃草壩隧洞成為滇中引水工程全線第一個貫通的中長隧洞。
“為何能爭第一?”留在楊煒案頭的一封來自業主的表揚信給出了答案:項目部全體員工團結一心、頑強拼搏,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標準化、制度化、程序化入腦入心,科學謀劃、精準施策、落實責任,有力有序推進洞內施工。
“破難題”解決突發涌水
關鍵時刻更顯“先鋒”擔當,危急時刻更顯團隊境界。
“搬沙袋,封堵掌子面?!蔽<睍r刻,楊煒下達了封堵命令,并且帶頭搬運沙袋。
原來,黃草壩隧洞下穿水庫時曾遇到一次突發涌水,當日流量達到1500立方米。經過大家4個多小時的奮戰,涌水量大大減少,成功預防掌子面流塌的風險,大家終于松了一口氣。
技術人員在現場檢查(周群能 攝)
項目施工段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線唯一一處穿越機場段、下穿或鄰近水庫群的區域,周圍分布7座水庫。水庫至隧洞軸線最短距離僅有25米,且高于隧洞頂板50米以內。水庫通過砂巖與隧洞相連,加之圍巖處在斷層破碎帶,施工過程中時刻面臨涌水風險,不但容易對水庫蓄水和隧洞造成嚴重威脅,而且會影響到當地5萬群眾的生活生產用水。
“水庫群像是懸頭上的一把利劍,讓我們如履薄冰!”項目總工何文慶說。
何文慶牽頭成立科技攻關小組,根據掌子面超前地質鉆探孔攝像成果,啟動超前固結灌漿,以隧洞中軸為中心呈傘形布置注漿孔,經過多次進行參數調整,改進施工工藝,形成了一套完整預防涌水處理方案,成功破解突發涌水難題。
“防污染”守護藍天碧水
如果說“履約”是項目團隊在踐行自己的“使命”,那么環保工作就是他們在充當“守護者”的角色。
項目毗鄰云南九大淡水湖之一的星云湖,而與星云湖僅一山之隔、一河相連的撫仙湖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
“我們要守護好云南的藍天碧水,不允許讓點滴污水匯入美麗的湖泊?!表椖凯h保工作負責人黃啟壯深知滇中引水工程對環保的高標準、嚴要求。
經過三級沉淀池的污水變得清澈起來(周群能 攝)
站在工區山頂,黃啟壯遠眺星云湖,波光粼粼,風光秀美。
項目積極推行“沉淀池池長制”,實現污水沉淀池的一對一管理,保證沉淀池“實運行、定加藥、勤清淤、常檢測”,確保隧洞排水達標排放。這一做法在業主組織的各方參建單位聯合檢查中得到高度認可。
“污水處理池分3層,第一層先把所有污水集中收集沉淀,第二層投放試劑進行化學凈化,第三層將凈化過的水再次進行分離沉淀,最后檢測達標才能排放到自然河道中?!秉S啟壯說。
經過三級沉淀的污水,由渾濁變成清澈,化成一股股碧水緩緩流出。
此外,項目在隧道施工時遵循“以堵為主、限量排放”的原則,以“先探后挖,加強堵水、堵排結合,分級治理、突出重點”的思路,按要求進行系統固結灌漿,固結灌漿實施完畢后再根據滲水情況進行系統堵水灌漿,從施工源頭控制出水量。
自進場以來,項目部全體建設者積極參加勞動競賽,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先后榮獲“玉溪市工人先鋒號”“云南省工人先鋒號”、滇中引水工程“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在彩云之南勇當先鋒,譜寫出一首勞動者的贊歌。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